近10多年来,随着人
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,建筑涂
料行业的发展迅速,总产量已经突破100万t,成为仅
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建筑涂料生产国。然而我
们不得不看到高速发展背后存在的诸多问题,市场集中度不高,进入壁垒较低,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。
我国的
建筑涂料市场发展还不是很成熟,体现在:第一,可替代
产品的潜力有待开发,建筑涂
料的消费水平较低,产品结
构不合理和市场竞争不规范;第二,市场结构不合理,体现在企业数量过多,区域分布不均衡,市场集中度不够,外资企业领导市场;第三,国内的
建筑涂料企业缺乏竞争力,特别是
产品技术相对较落后,品牌营销水平较低。
如何促
进中国建筑涂料行业的发展,特别是
国内的建筑涂料企业的发展,经过对
国内建筑涂料市场的分析和了解,本文尝
试着提出以下发展战略。
1集约化发展战略
1.1走集团化发展的道路
我国国
内建筑涂料企业一般生产规模都比较小,由于规模小,产品品种系列少,成本高,生产效率低,市场竞争能力弱,根本不
具备全国范围的竞争力,甚至守
住区域市场的能力也难做到。为此,建议采
取政策鼓励和行业协会协调的方式,对现有
小规模生产企业,采用跨地区、跨部门
联合和兼并收买等方式进行改造,并有计
划地重点扶植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,逐渐形
成年生产能力在(3~5)万t以上,多品种配套,具有国
际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。在世界范围内,集团化
经营是一种潮流,也是一种趋势。通过兼
并获取市场是一条可取之路。生产规
模和市场的扩充可解决大而全和小而全的问题,体现出
规模经营在资金、技术、管理等
方面的综合效益。因为现
在的建筑涂料企业多数是民营企业,采取一
些零售业态的合作方式也是可行的,比如作
为某知名品牌的特许加盟商,或者为
其它区域的大的企业作OEM生产等等。实践证明,集团化
经营是一种比较有效且能够很好地抗拒市场风险的经营方式。其主要
优点在于能够实现资源的集中综合利用和高效配置,能够实
现集团范围内的业务配合和资源共享,降低生产运行成本,提高整体效益。
1.2走名牌化发展的道路
走集约
化经营的道路就必须要树立强烈的名牌意识,创建国家级、国际级的名牌产品。因为名牌意味着质量、效益,是企业的信誉,是企业和产品在国内、国际上的声誉,是企业
市场竞争能力的综合表现。
企业的发展、行业的
成熟往往遵循产品竞争→规模竞争→品牌竞争的内在规律。名牌已
成为优化资源配置、提高经
济效益的动力和源泉,成为所
向披靡的竞争利器。充分发
挥现有名牌的效应,扩大规模,向同类企业辐射,向规模化、集约化发展。
1.3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
从建筑涂料品种来看,很多企业追求小而全,市场上
炒作什么概念的涂料,就开发什么涂料,却没有
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。另一个
方面表现在同一个企业同样的产品,品牌却有好几个,每一个
品牌下面还有若干子品牌。我们必
须优化企业结构,加强专业化生产。为提高
全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稳定产品质量,要积极鼓励、引导企
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:树脂生产专业化、涂料生产专业化、色浆生产专业化,并在此
基础上形成规模化生产。同时部
分企业要调整产品结构,保留开
发符合环保要求,适合市场的优势产品,创出有特色的品牌,走一条
集约化的发展道路。
2科技兴业战略
2.1加强科研开发
技术是
企业发展的保证。目前,建筑涂
料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,而支持
企业发展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变革,只有不
断将先进技术通过成果的转化在产品中体现,才能在
激烈的竞争中立足。由于科
技开发的经费不足与科研力量的缺乏,我国的
建筑涂料的科技研究成果不多。在建筑
涂料科技开发方面,仿制的多,低水平重复的多,创新的少。很多建
筑涂料厂家每年只投入很少资金用于研发,有些公
司根本就没有技术人员或者请一些兼职的化学师,经年累
月生产同样的产品,和国外先进国家相比,差距很大。
国外大
型的涂料公司和原材料公司,对建筑
涂料及其原材料的科技研究和开发应用工作都非常重视。一般情
况下每个公司都会拿出每年销售额的5%作为公司的研发费用,对于一些基础性研究,更是不惜巨资投入,当然他
们也因此获得丰厚的回报。因此我
国国内的建筑涂料行业必须要加大对研发的投入。
2.2加速高
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
人才缺
乏和不配套曾经严重制约着我国建筑涂料的发展。要实现
建筑涂料行业的现代化,需要尽
快培养和造就第一流的高素质的人才,包括富
有创新才能的科研人才,各类高
级企业管理人才。没有一流的科研人才,就难以
掌握现代化的建筑涂料技术,就不可
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。没有一流的管理人才,就不可
能实现建筑涂料的集约化经营。因此应以战略的高度,加速高
素质人才的培养。